
注意!
这三种考后心理问题比较常见
放纵型心理
这类考生在考生群体中占到相当大的比例,他们认为高考结束便意味着自己熬到头了,所以得好好犒劳一下自己,因此会毫无节制地玩。
也有一些家长有弥补心态,纵容孩子的这种行为,甚至有些考生因此染上一些不良习惯。
科普君支招
放松不等于放纵
抑郁型心理
有的同学高考后感觉自己发挥得不是很理想,这类考生的表现是吃不好、睡不好、情绪低落,有些还伴随出现强迫思维、强迫行为,很容易走入心理误区。
科普君支招
要理性面对现实
考生要理性面对现实,包括两方面,第一是认识到高考已经结束,成绩是自己文化水平、心理素质、临场发挥等因素的综合结果,不管结果如何,都要接受这一现实;第二是学会主动和别人沟通,把自己负面的情绪表达出来,和父母、亲朋好友沟通。
茫然型心理
有的同学发觉自己无所事事,心里空落落的,每天无所适从,这是一种茫然型心理,尤其在等待分数或在填报完志愿后,在等待录取结果中可能会经历这种感觉。
科普君支招
设法转移注意力
致家长:
做好这七点,比关心成绩更重要
家庭教育要归位
对于很多考生而言,成绩出来后家长的反应与态度十分重要,尤其是对于那些成绩不理想的考生而言。
考后是学生重新回到家庭教育的时段,家长一定要利用这段时间与孩子开展积极的亲子沟通,着重关注孩子的心态、情绪等。
允许孩子发泄情绪
帮助孩子调节负面认知
填志愿尊重孩子的选择
分数出来,填志愿就是最大的一件事了,“大包大揽”和“甩手掌柜”都不好。家长应该做的事是积极收集信息、整理资料,为孩子做一个合格的“参谋”,更重要的是,尊重孩子的选择。
和孩子进行一次平等对话
选择在一个比较正式的地点,坐下来平等融洽地和孩子做一次深刻的谈话,或者和家人一起策划,为孩子举办一个小小的仪式。
当然除了仪式,还可以和孩子聊天,了解孩子的想法,并帮助孩子一起梳理,让孩子明白自己想要什么,明确自己人生发展方向。
给孩子创造机会学着理财
培养孩子理性思维
致考生:
高考后做这些,让未来入学事半功倍
提前做足填报志愿的功课
给自己做一张暑假计划表
尝试学几样生活必备技能
祝福每一位考生,
无论成绩如何,
责编:何慧
来源:综合健康中国、外研社高考直通车、壹心理等
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全文发布
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
勿忘!这些数字,是中国人心里无法愈合的伤疤
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
关于越南,一图了解→
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
总书记上海行|记者手记: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
时习之丨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地方考察调研强调科技创新
下载APP
分享到